10.14.2011

L’ultimo elfo

中譯:最後的精靈



首先,這本書大推給nora!

這本書不是我會想去主動購買的類型,會閱讀到純粹是因為在跟朋友交換書,朋友大力推薦了這一本(順帶一提,我推薦給對方的是《冰與火之歌》),作者原本是義大利醫生,後來才轉寫作,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背景關係,我覺得作者的筆法和敘事都很特別,觀看事物的角度也不一樣。

這事實上不該是一個歡快的故事,不管是背景設定或是人物的歷程,但作者把它寫得非常輕鬆愉快,在閱讀時我有數度都被逗的大笑起來,這故事彷彿隱約建立了兩個世界,一個是它正在進行的主軸,一個是由角色間個性和對話構築起來的歡快空間,把那空間拉拖出來時,才會在偶然驚覺到這是一個多麼悲傷的末世代紀實,可是角色人物(尤其是主角,精靈約許)的個性總是讓人看到跳脫出現實的思考方向。

有劇透的心得收裡面。

10.04.2011

【無有鄉】


Nora./似是而非的劇透與結局(無)


《無有鄉》不是我第一本我看過的尼爾蓋曼的書。

奇幻小說非我主菜,我頂多就是跟跟流行看《哈利波特》和《魔戒》罷了。當初Rebecca和我推薦尼爾蓋曼,首先接觸的是《墓園裡的小男孩》,我不是特別喜愛,但接下來的《好預兆》和《易碎物》,卻讓我對尼爾蓋曼有了「不用擔心踩到雷」的好感。無奈我常去的圖書館,尼爾蓋曼的書進的不是很完全,直到今日才有幸借到這本《無有鄉》觀看。

喜歡聽故事的,有福了,尼爾蓋曼在這本書充分展現了他說故事的魅力。當初尼爾蓋曼直接給BBC寫劇本拍了影集,結果拍得不是很好(BBC拍的片真的是極好極壞呀),於是尼爾蓋曼又寫了這本書。我看了劇照,覺得大概能理解蓋飯叔(誰?)的感受……但我想就是這個原因,《無有鄉》讀起來有股太過匆忙的感覺。如果認真去寫的話,這樣的劇情絕對可以再多寫個一本的。

《無有鄉》其中最吸引人的一點便是劇中風趣的人物們,在這樣的小說中要寫出一個讓人喜愛主角是很困難的,不得不承認,最後他和Jessica真是(讓我)大快人心!雖說結局並非新穎,也是讓人鬆了一口氣。當然也不得不提到裡面最受歡迎的殺手二人組──格魯布和凡得摩,兩人看似不合的相處氣氛以及某方面來說絕佳的默契與感情總是令人莞爾。

《無有鄉》掀起了我還想去追尼爾蓋曼的《星塵》的慾望,也勾回了我對這樣單純冒險小說的憧憬(我也很喜歡納尼亞傳奇啊!蓋飯叔!),讓我不用做沒必要的左思右想,直接置身在另一個世界中,看著人們想像力的天馬行空,真正地享受,什麼叫做「浸淫於書香之中」。

9.29.2011

【西決】


Nora./劇透輕微(無)/結局無


一個和一個的意外,結合起來就叫做人生。《西決》確實給人戲劇化的感覺,例如陳嫣的身世,例如鄭東霓本身,但是,你將一個人的經歷濃縮成一本書,或許就是這樣了。《西決》屬龍城三部曲的第一部,作者(拿了新人獎)是一位女性,以男性第一視角為主角獲獎,尤其寫的是這樣小人物小生活的類型,我認為很不容易。這樣的小說,也是我喜歡的類型之一。

唯一美中不足的一點,我看書看的隨便,時常在不經意中將某些小細節吸收、卻將重要的事情(例如人名)忘得一乾二淨。回頭想起來,鄭東霓教會鄭西決點起人生第一支菸,似乎書裡的人物,遇到什麼需要沉澱的事情,總是只會點起一支菸,這是比較遺憾的一點,若是作者花上更多心思去專注於情況/心境/動作的改變上,我想這本書會更加精采。

我不喜歡透露劇情(因為我本身看其他人寫的心得時也不希望被捏),寫起心得來,想要表達自己的感覺,就更困難。在《西決》這樣一本漫不經心的小說裡,每一字每一句都表達了西決本身默然的個性了,反倒只有我,就好似書裡的鄭南音,不停在內心吶喊著:「為什麼你不卻追究?放任其他人這樣傷害你?」。卻也是鄭南音那句「你不知道會哭的孩子才有糖吃嗎?」震撼了我。

啊,難道不是這樣嗎?充滿了無奈,卻莫可奈何。我們都是一座城市裡一隻毛蟲,頭一低,就什麼都過去,無視身旁的蘋果。闔上書,對這樣的結局反而沒有什麼意見了。西決老是被欺負。西決老是在忍耐。他是一個有很多祕密的男人。

在這裡,世界每一個角落,又有誰不是這樣呢。

9.25.2011

【貝納德的墮落】


Nora./劇透無/結局無


我喜歡這本書的原文名,Harvest。但譯名的含意也讓我敬佩。此書揭露出許多器官移植的內幕,引發美國器官移植協調組織激烈抗議,如此欲蓋彌彰的做法更讓人對此書增添無限想像。

貝納德,是人類史上第一個為病人做了心臟移植的醫生,回想過去(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醫人,是為了,救人。現在當然也是如此,卻難以讓人相信有一部分醫生已經偏離醫道,向錢看齊。

本書寫的並非貝納德的故事,卻使用了貝納德的名字作為書名,一開始不曉得貝納德為何方神聖的人可能會為書名感到疑惑,在最後看見編者解釋時,回想整本書的內容,絕對會因此感到心有戚戚焉。

本書翻譯一開始可能會有語句不順暢的現象,後來漸入佳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也算是配合本書劇情逐漸緊湊。本書不能算是懸疑/偵探小說,你很容易就可以猜到作者是在隱藏什麼,或許這是因為作者主要目的在於揭發。

在看到書的背面,你可能會被誤導這本書重點放在那些莫斯科被綁架的孩子上面,事實並非如此,本書主角應是一位女住院醫生,艾貝,而那些描寫莫斯科孩子的橋段只是想要增加(你一開始就可以猜出來的)懸疑感,以及為最後面鋪陳。

我不想做過多的劇情描述,畢竟我最推薦這本書的原因就在於它精彩的劇情。我只想要說,那被寫在書封上的,「如果當時我認識你,如果當時我看著你躺在床上奄奄一息,而喬許.奧戴就躺在另外一張床上,那麼,你們兩個人,我會選擇救哪一個呢?」我倒認為不是重點。這段文字出現在很奇怪的段落,讓它看起來像是一個貪財的醫生利用己身過去為自己的罪行找尋藉口。這麼說來,一切仍是為了錢啊。唉。

9.18.2011

Sex and the City 2

欲望城市2/欲望都市2





寫這種兩百年前的非劇情片好處就是不用在意踩雷,不過我還是良心在外面放一下第二部的電影介紹然後把心得收進去裡面好了。


既然這大概是這四位的SATC時代結束(前傳電影雖然在計劃開拍,但主角顯然不可能是這四位),所以這次的心得可以說我對SATC全季加上一二集電影所有的感想(對,我居然全看完了)


結婚進入第二年的Carrie,婚姻似乎不如她所想像的那般美好,大人物與凱莉認真考慮是不是應該要準備生小孩,還是繼續兩人一成不變的生活。已經有兩個小孩的Charlotte被兩個小女兒操得快要無法呼吸,女強人Miranda為了自己的孩子,在事業上作岀相當程度的犧牲。眼見姐妹們生活都變得苦悶,為了讓大家重新拾起對生活的熱情,Samantha於是建議四人遠離紐約的生活圈,遠赴阿拉伯的阿布達比度假,四位慾女又聚頭,在這段得來不易的假期裡,更多意外的驚喜、趣味與慾望正在等待著她們。



【我死了,但什麼也沒學到】



Nora/劇透輕微(無)/結局無

現在回想起來,描寫暴力的書籍我似乎看的不算很少。這本書新穎的地方在於「菜鳥訓練營」這件事情我和眾多讀者一樣在此事被揭發前毫無概念。全書幾乎都在描述為期七天(嚴格來說,是六天)的菜鳥訓練營內所發生的事情,但純粹想要看暴力的人,恐怕會失望。作家描寫這些校園暴力的功力並不像其他書籍一樣優秀,大部分書店或讀者的評語認為此作家卓越在描寫心理方面的活動,我同意此作家確實花了很多篇幅去描寫主角蘿兒的心理狀態。

「我必須站起來──我必須反抗──不我做不到。」

「馬丁是我的英雄──馬丁必會與我調查真相──他為什麼不理我?」

還有已經了無心力的暴力。整本書,不停的在重複。

就連懸疑點──「那位從樓上被推下來殺害的學生究竟是誰?」,也因為少數時間切換到校長視角的描寫:打算湮滅事情,而讓人失去探索的興致。(如果你知道確實已經有人死了而且校長有個完美的計畫(本書前段所強調)壓下這件事情,那兇手是誰一點都不重要。)

總體來說,本書的題材還不錯,但是寫的方式並不吸引人。我喜歡書標(這是我去讀它的唯一原因),會不會引人反思,則見仁見智了。

9.13.2011

《饑餓遊戲》三部曲

*原作版三部曲心得,電影版日後再開(應該?)


想一次寫三部曲的心得(非常大略的),在網路上不易找到沒有任何劇情重點洩漏的大綱,在這裡就不提供連結了,以免不小心雷到人。

這系列作曾經被當成另一種背景的《暮光之城》系列,由於我個人實在不是很喜歡暮光系列,所以也很不喜歡這種比喻,確實在《饑餓遊戲》三部曲中三位主角的愛情牽扯是一個移動劇情的重要環節,但這是個很不常出現的重要環節。

像是空氣、或水或陽光,總是有些句子和情況提醒你需要它們才能存活,總是有些劇情非得要角色間的感情去做推動,但當我在閱讀的時候,會覺得那都不是最重要的。
《饑餓遊戲》本身的設定在第一二部都和《大逃殺》有那麼一點類似,這是最初吸引我的地方,我很喜歡看這種情節的故事,這種劇情安排和設定才是讓我一頁接一頁無法停止看下去的原因。

這一系列套書對我而言是屬於一旦打開就無法輕易放下,第一本和第二本都是連續著看完的,第三本也是當天拿到當天看完,隨著劇情的延申,新加入的角色越來越多,在這種背景下設定出來的角色總是很有特色,尤其是二三部後出現的貢品們,讓閱讀時的趣味性增加不少,到了後期,對角色的喜好廣泛的轉移,主角間的感情線即使仍然重要,但並不再是唯一主線,所以如果想把它當成愛情小說去看的話,會很失望,《饑餓遊戲》三部曲中的角色們主要的渴望是求生存,而不是愛情。

以順序來說的話,這系列的主軸大概是〝生存遊戲〞→〝偽裝〞→〝革命〞,愛情是其中的潤滑劑,我很喜歡那種不知道下一步困難何時襲來的感受,也因為第二男主角有兩個,而女主角定位又很特別,所以沒有那種堵定主角不會死的直覺,因此才會緊張兮兮的拿到書就想看完。

我打算把三部曲的心得就這樣簡短的寫一下,完完全全不扯到劇情(非常得意),等到電影出來再比照原作做一個完整的心得。

以上沒有以下xd

Rebecca.

9.04.2011

【Criminal Minds】S101



Criminal Minds(中文翻作「犯罪心理」或「心理追兇)自2005年9月22日開播,迄今也已六年多了(也播完六季,目前正要進入第七季)。忘記去年究竟是何種原因接觸到這部影集,第一季一開始也沒有特別吸引我,後來各個演員演技漸入佳境、編劇部分也越來越熟稔,等看到了後頭才發現自己已經愛上這部影集。

這部影集走向確實是大家都熟知「辦案劇」,尤其是堆得跟山一樣高的精典的CSI更是連路上阿公阿嬤都知道,不過CM和CSI卻風格迥異。CM裡FBI探員主角們所屬匡提科之辦案小組,雖有外勤,主要任務是在各種證據下對兇手進行「犯罪側寫」並進一步推測兇手之特徵,辦的案多是連續殺人犯、縱火犯、綁架犯、戀童癖等社會更為陰暗的犯罪行為。在第一季為穩定收視率,拍攝手法較為嚇人,觀看者要特別注意。CM最讓我喜愛的一點,是它在每一集的開始與結尾都會引用一句名人精典,深深擄獲了我這個僞文藝少女(?)的芳心。

內收第一季第一集感想。

Nora/劇透有/結局有

A GAME OF THRONES - Book One Of A Song Of Ice and Fire

中譯: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
(HBO影集/原作)




其實我個人沒什麼耐心又缺乏人名地理位置記憶力,所以史詩型鉅作一向不是我的type(這類的經典代表《魔戒》我勉勉強強看到二集完,第三集就完全是憑電影+跳躍式閱讀看完的),當初買這部時也對自己的接受度充滿質疑...

不過還好是這部的地理不像《魔戒》那麼重要,我看《魔戒》最大的痛苦就是常常根本搞不清楚主角走到哪了...

《冰與火之歌》雖然是奇幻型作品,但基調定在中古世紀的歐洲,我看第一部《權力遊戲》時覺得奇幻部分沒佔太多篇幅,到後期應該會增加,角色不少但人物性格差別和特性都很突出,也不會容易搞混,如果有人猶豫的理由和我當初一樣的話,個人認為可以不用擔心了xdd


但需要擔心的點是,一是這作品還‧沒‧完‧結(強調),二是這部非常成人並且現實,所以沒什麼主角光環可言(以各角色輪流為第一視角的寫法也根本不知道誰是主角)。

我是先看完HBO的影集再看原作的,把中譯分成上下兩集的第一部濃縮成10集演出,優點是劇情緊湊,缺點就是書改編成影視作品的通病-省略很多情節。

不過原作者George Raymond Richard Martin有參與這次的改編,所以即使省略部分情節劇情也還是很順暢,加上影視作品很能強化角色本身特性、加強觀眾好惡,背景台又是在美國付費收看毫不顧慮尺度(真的沒在顧,但台灣播出時想當然該剪不該剪都剪光光)的HBO,特效化妝道具全都可圈可點,我自己覺得可以先從影集看起,再入手原作,在對人物劇情架構有一定認識的狀況下比較不會對磚頭厚的原作有距離感。

有劇透的閱讀/劇情心得收裡面,請按繼續閱讀:)